Vega翻译如下:
英[ˈveɪɡə]美[ˈveɡər]
n.[天]织女星。
短语
LaVega拉维加;多米尼加;迪威格饭店;多米尼加共和国;
VegaIsland维加岛;
AlexaVega阿丽夏·维加;亚历克斯·维加;演员名雅丽珊·维嘉;
SuzanneVega苏珊薇格;苏珊·薇格;苏珊娜薇格;
PazVega帕兹·维嘉;帕兹维嘉;帕兹;
Cerwin-Vega史云威格;音响;
VegaSicilia西西里亚;贝加西西里亚酒庄;维加西西利亚;贝加西西利亚;
VEGAConflict维咔冲突;星盟冲突;维卡冲突;星盟斗嘴。
双语例句
OtherrapidlyrotatingstarsincludeAlphaArae,Pleione,VegaandAchernar.
其他快速旋转的恒星包括阿尔法星、昴宿星、织女星和阿克纳星。
youdao
StarSystem:Vega-Pla *** :Percula
织女星恒星系统——Percula星球
youdao
ThatwasthelasttimeMsVegasawhim.
那是伟加太太最后一次看见他了。
AMD显卡5年来更大革命!RX Vega首发深度评测
2017年的PC硬件市场可以说迎来了久违的喧嚣和热闹,不但整体形势趋于稳定甚至开始复苏,几乎各种配件也都呈现井喷式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有点焕发第二春的感觉。
在核心板卡方面,CPU处理器当然是最引人注目的。
AMD隐忍十年,凭借全新的Ryzen上演了一出完美逆袭,Intel也连连出招反制,终于不再慢悠悠“挤牙膏”,两家你来我往看得众人如痴如醉,也直接带动了主板、存储、机电散热等兄弟配件以及整机的大踏步迈进。
GPU显卡这边最火爆的当然是疯狂的“挖矿”,而在技术和产品方面,NVIDIA Pascal(帕斯卡家族)完善了布局,下一代Volta(伏特)架构也开始现身,AMD则终于奉上了让人等得心焦的新一代高端架构“Vega”(织女星)!
此时此刻,距离AMD上一代基于Fiji(斐济)核心的旗舰显卡Radeon R9 Fury X诞生已经过去了两年零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在以往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尤其是过去一年多来,NVIDIA Pascal家族逐次推进,从高到低完整覆盖,AMD方面虽然也有全新的Polaris(北极星)核心,但毕竟是个小核心,在中低端市场上表现稳健,却没有一位老大哥带头,总是缺乏底气。
Vega核心最早的说法是2016年10月份就会登场,但在众多玩家尤其是A饭们的焦急等待中,又是十个月过去了,Vega才终于瓜熟蒂落,而此时距离其主要竞争对手GTX 1080/1070的诞生,也已经有一年零三个月之久了。
对于Vega为何迟到这么久,AMD高级副总裁兼Radeon技术事业部首席架构师Raja Koduri对我们解释说:
一是14nm工艺,这是AMD之一次同时在CPU和GPU上使用同一种工艺。
二是Vega架构是全新设计的,从底层开始都焕然一新,而如今设计一种全新的高性能计算架构,不但要做好高端游戏,还要满足图形工作站、高性能计算、机器学习等各方面的需求。
当然,AMD作为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高性能CPU、GPU计算平台的企业,本身并不是多么财大气粗,同时面临Intel、NVIDIA两大可以分别专注一个领域的强敌,可以说相当不易,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尊重。
回来再说Vega,作为一个全新设计的高性能核心,它肩上的担子是相当重的,玩游戏也只是一个方面,它要做的事儿多着呢。
事实上在此之前,Vega家族已经逐渐开始生根发芽,甚至可以说逐渐枝繁叶茂了。
在服务器和高性能计算领域,我们见到了Radeon Instinct MI25,直面NVIDIA Tesla系列,完美搭档自家EPYC服务器处理器;
在图形工作站领域,我们有了Radeon Pro WX 9100、Radeon Pro SSG,不但竞争NVIDIA Quadro系列,后者还首创了显卡集成SSD,容量高达2TB,后续据称还有Radeon Pro 64/56;
在游戏开发领域,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风冷版、水冷版大家也都不陌生了,这也是AMD对于NVIDIA Titan X/Xp的一个回应;
在游戏领域,AMD也是卯足了劲,首发就有三款产品(也可以说四款),而且后续还有更多惊喜!
【Vega架构解析:AMD GPU五年来最革命性进步】
不知不觉,Radeon这个显卡品牌已经诞生17年了,也伴随太多DIYer走过了青春岁月,而时代在变化,Radeon面临的需求也越发多样化。
AMD在技术白皮书中特别指出,除了传统游戏不断冲击视觉技术极限,GPU还面临着更广泛需求的挑战,从机器学习到专业视觉化,从虚拟化到虚拟现实,GPU的计算能力也在快速跟上,以满足超大数据集的需求,但是GPU存储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为此,AMD全新设计了Vega架构,这也是GCN图形架构诞生五年以来,AMD GPU最革命性的变化。
不过,新核心的变化实在太多了,涉及几乎所有方面,而且很多都过于专业,所以这里我们之挑选其中几个要点和大家分享。
1、Vega 10:高集成度的大核心
Vega架构的之一个产品是“Vega 10”,一个相对大规模的芯片,面向高分辨率游戏、VR虚拟现实、高性能计算和机器学习、高负载工作站等领域。
它采用14nm LPP FinFET工艺制造,集成了125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486平方毫米。
相比之下,28nm工艺的上代大核心Fiji集成了89亿个晶体管,面积却有596平方毫米,也就是说Vega 10核心晶体管规模多了整整40%,面积却缩小了18%!
另外,同样14nm工艺的Polaris 10核心集成57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232平方毫米,Vega 10与之相比晶体管多了1.2倍,面积增大了1.1倍,集成度也有所提高。
Vega 10核心经过优化后,可以充分利用FinFET工艺的低漏电率优势,频率也高于以往任何Radeon显卡,官方标称更高加速频率就有1.67GHz,而实际运行中完全可以超过1.7GHz,实测中甚至见到过1.75GHz。
相比之下,上代Fiji核心最多只能加速到1GHz左右,Polaris 10更高则是超过1.3GHz。
Raja表示,14nm工艺对CPU和GPU来说都很平衡,在CPU上可以实现高频率,GPU上则可以实现高集成度,比如Vega就因此比Fiji核心要小得多,但是性能高出很多。
Vega 10核心依然有64个计算单元、4096个流处理器,规模上和Fiji是一样的,但凭借高进的架构和更高的频率,单精度浮点计算性能达到了惊人的13.7TFlops(每秒13.7万亿次计算),而且还支持16位数学计算,半精度浮点性能达27.4TFlops。
Vega 10还是AMD之一个使用了Infinity Fabric互连设计的GPU核心,也就是Zen处理器里的那一套。
这种低延迟的SoC型互连总线可以在芯片的不同模块之间提供一致性通信,也使得芯片设计更加弹性灵活,可以做到模块化,能随时根据需要加入不同配置和模块。
Vega 10芯片中,Infinity Fabric连接着图形核心与其他主要逻辑模块,包括显存控制器、PCI-E控制器、显示引擎、视频加速器等等,也为未来的APU奠定了基础。
2、全新显存架构和高带宽缓存控制器(HBCC)
GPU通常需要在本地显存中保存所需要数据集或者资源的全部,因为走PCI-E等外部通道的话,将无法保证足够的带宽或延迟。
随着软件内存管理的日益复杂,这对开发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挑战,而显存成本又决定了不可能把容量做到特别大。
为此,Vega架构可以将本地显存作为末级缓存使用。
如果GPU要访问的部分数据不在显存之内,可以通过PCI-E总线获取所需内存页面,并保存在高带宽缓存中,而不是让GPU停下来,等待完成全部所需资源的复制。
页面通常比整个纹理等资源小得多,复制可以迅速完成,后续访问就直接从缓存中拉取,延迟自然非常低。
这主要得益于Vega架构新增的高带宽缓存控制器(HBCC),可以将远程内存作为本地缓存使用,同时可以将本地显存作为末级缓存使用。
HBCC支持49位寻址,最多能访问512TB虚拟寻址空间,而现代CPU的寻址空间也不过48位,同时比最多10+GB的显存也多了几个数量级。
HBCC被视为Vega架构中更大的革新,简单地说可以把整个系统内存当做显存来使用,相当于一块显卡可以拥有TB级别的高速显存,无论性能还是容量都不是事儿。
换言之,它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内存池,这部分AMD称之为“HBCC内存区”(HMS)。
Radeon Pro SSG之所以能板载2TB SSD,就是得益于这种设计,消除了从GPU到SSD之间的隔阂,可以直接访问其中的数据,从而大大降低延迟和过载。
为了将这种设计发挥到极致,Vega架构其他部分也做了针对性调整,比如说二级缓存就扮演着中心角色,容量翻番到4MB,所有图形区块都直接与其相连,而以往像素引擎是有自己的缓存的。
当然,HBCC设计也需要开发者去学习适应,才能挖掘和释放其更大潜力,而且它也不是必须使用的,开发者如果对显存容量和性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仍然可以走传统路线。
显存方面,Vega搭配了第二代高带宽显存HBM2,类似Fiji那样与GPU核心整合封装,使用硅中介层与GPU物理互连。
得益于新的技术和工艺,HBM2最多可以堆叠8个,单颗容量更大8GB,Vega专业卡就用了两颗供16GB,RX Vega家族则配备了两颗供8GB。
同时,HBM2每个堆栈的位宽达1024-bit,因此只需很低的频率,就能提供极高的带宽。
在显卡驱动控制面板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手动调整HMS的容量范围。
3、下一代计算单元(NCU)
AMD GCN架构的核心模块是计算单元(CU),Vega也是如此,但同样做了全面翻新,官方称之为下一代计算单元(NCU)。
NCU的一个亮点变化就是加入了快速堆叠运算(Rapid Packed Math/RPM),允许两个FP16半精度的运算同时执行,并支持丰富的16位浮点和整数指令集,包括FMA、MUL、ADD、MIN/MAX/MED、Bit Shift等等。
一般来说,日常游戏、3D渲染对单精度FP32、双精度FP64要求比较高,而在大规模深度计算中,FP16半精度十分关键。
Vega首次支持半精度计算,每个NCU拥有64个ALU,可以灵活地执行紧缩数学操作指令,比如每个周期可执行512个8位数学计算,或者256个16位计算,或者128个32位计算。
这不仅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也能大幅度提升Vega在深度学习上的性能。
RPM专门用于加速FP16半精度的运算速度,比如新的着色器可以利用RPM,在AMD一直引以为傲的TressFX毛发渲染中,将每秒能渲染的头发数量增加一倍,因此,RPM可以帮助GPU核心进行更快更强的的物理计算。
NCU还可以同时进行计算和图形处理,并且能够根据负载不同而变换SIMD单元宽度,结果就是以往需要多个计算单元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只需一个就能搞定,不会造成浪费。
种种改进结合,Vega 10核心可以每秒钟执行27万亿次浮点计算,或者55万亿次整数操作。
4、下一代几何引擎
Vega的整个几何引擎针对更高三角形吞吐量做了优化,增加了新的快速硬件路径,比以往更有弹性、可编程性。
Vega几何引擎里的创新很多,更具代表性的当属新的原语着色器(Primitive Shader),可以合并部分几何处理流水线,抛弃隐藏的、没必要的原语,代之以新的高效着色类型,而且启动非常快,每时钟周期的峰值原语剔除率是以前的四倍。
Vega 10拥有四个几何引擎,加入了新的原语着色器之后,每时钟周期的更大原语吞吐量可以超过17个,而以前只能做到4个。
同时,Vega架构还加入了新的智能负载分配器(IWD),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持续调整流水线设定,更好地平衡各个几何引擎之间的负载,提高利用率。
5、下一代像素引擎
随着4K/5K/8K超高分辨率和240Hz高刷新率显示器的出现和普及,以及VR虚拟现实的进一步发展,显卡像素吞吐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Vega为此重新设计了像素引擎,加入了大量新功能。
比如说流式传输光栅器(Draw Stream Binning Rasterizer/DSBR),可以消除GPU上非必要的处理和数据传输,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Vega支持区块光栅化渲染(tile-based rasterization)和像素集成读取(binning),可以进一步提高流处理器的利用效率,降低CPU分派3D图像渲染指令的压力。
这两种渲染技术在移动GPU上早已大行其道,NVIDIA GTX 750系列开始也加入了支持
Vega能够及时剔除无效的渲染单元,在片上高速缓存内执行光栅化,同时打破了以往架构像素和纹理访问的不一致,实现硬件存储一致性,也就是各级缓存的数据都是最新的,二级缓存统一为渲染后端服务。
AMD表示,DSBR技术开启之后,能在游戏中获得10%的帧率提升,同时节约最多33%的显存带宽,而且不会增加功耗。
而在SPECviewperf 12 energy01专业性能测试中,DSBR更是带来了超过一倍的性能提升。
另外,Vega的新一代像素引擎还集成了最广泛、最完整的DX12 Feature Level 12_1功能特性,并完全支持Vulkan 1.0。
因此,Vega 10非常适合高级图形技术开发,以及体验新技术。
6、丰富的显示输出
A卡在显示输出方面一贯有很强的特点和优势,Vega也不例外。
它支持DisplayPort 1.4标准和HDR3、MST、HDR和各种高精度色彩格式,也支持HDMI 2.0,更高能输出4K/60Hz、12位色彩通道、4:2:0编码,DisplayPort、HDMI也都支持HDCP内容保护。
当然了,FreeSync技术必不可少,支持大量可变刷新率游戏,同时也有FreeSync 2,可将HDR内容低延迟地映射到附加显示器上。
Vega和Polaris一样可以最多支持六屏输出,但是位深、分辨率和刷新率都更高,比如在32-bit HDR模式下,支持最多两台4K 120Hz、三台5K 60Hz(单数据线)、三台8K 30Hz、三台4K 60Hz,64-bit HDR模式下还支持一台4K 120Hz、一台5K 60Hz。
视频解码方面,Vega支持HEVC/H.265 Main10,分辨率更高4K/60Hz,以及10-bit HDR,H.264同样可以做到4K/60Hz,VP9也能支持4K。
编码方面,HEVC/H.265格式支持1080p240、1440p120、2160p60,H.264则支持1080p120、1440p60、2160p60,相比Polaris又有了明显进步。
甚至是在SR-IOV虚拟化中,Vega可以直接共享GPU的视频编解码加速,最多支持16个同步用户对话。
当然还有显示器,AMD主推的FreeSync技术已经广泛普及,支持型号超过了200款,规格也十分齐全,分辨率2K到4K、刷新率60Hz到144Hz应有尽有。
而在FreeSync的基础上,AMD还推出了增强同步(Enhanced Sync)技术,支持240Hz以上的更高刷新率显示器,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卡顿。
另外,AMD还在新驱动中优化了游戏响应时间,降低帧延迟,尽可能消除游戏画面的撕裂。
【RX Vega显卡阵容解析:四款齐发 高低各不同】
不同于以往首发只有一两款的做法,AMD RX Vega游戏卡这次一下子就带来了四款不同型号,外观风格也各不相同,有两种样式。
有趣的是,这是AMD显卡历史上之一次将开发代号直接用于产品型号之中。
为何如此?Raja Koduri对我们解释说,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Vega架构是全新设计的,而且不仅如此,整个SoC芯片也都是全新的;二是Vega代号放出后,社区和玩家都非常喜欢这个名字。
旗舰型号Radeon RX Vega 64就有三个不同版本,其中水冷银色版、风冷银色版基本上沿袭了此前Vega Frontier Editon开发卡的样式,很高级的拉丝工艺金属外壳,尾部30mm单风扇,只不过颜色从专业卡的蓝色和金色换成了银色。
显卡正反面各有一个红色的Vega LOGO,而右上角装饰了一个三面刻着R字母的立体信仰灯,逼格十足。
Radeon RX Vega 6 *** 冷黑色版、Radeon RX Vega 56风冷黑色版,则是黑色的类肤材质外壳,没有了Vega LOGO和R字母灯,不过风扇还是单个30mm。
具体规格方面,Radeon RX Vega 64水冷银色版是更高的,64个计算单元,3584个流处理器,256个纹理单元,64个ROP单元。
核心基础和加速频率分别为1406MHz、1677MHz,浮点性能单精度13.7TFlops、半精度27.5TFlops——就是之前架构解析部分宣传的指标。
它搭配有2048-bit位宽的8GB HMB2高带宽显存(两颗),等效频率1890MHz(真实频率945MHz),带宽为483.8GB/s。
输出接口为三个DisplayPort、一个HDMI,整卡功耗345W。
RadeonRX Vega 6 *** 冷银色版(国外也叫 *** 版)除了改用风冷,就是把核心频率降到了1247-1546MHz,浮点性能也来到单精度12.66TFlops、23.5TFlops,功耗295W。
RadeonRX Vega 6 *** 冷黑色版,规格参数和风冷银色版是完全相同的,就是更换了散热器,和此前的RX 400/500系列公版类似,也是类肤材质的外壳。
Radeon RX Vega 56风冷黑色版,外观完全同上,规格上精简至56个计算单元、3584个流处理器,不过依然有256个纹理单元、64个ROP单元,核心频率也进一步降至1156-1471MHz,浮点性能单精度10.5TFlops、半精度21.0TFlops。
显存还是2048-bit 8GB HBM2,但是等效频率降至1600MHz,带宽为410GB/s。
同时,整卡功耗降低到210W。
Radeon RX Vega 64/56首发阵容完整规格表,主要就是核心与显存规模、频率的区别。
GPU技术发展到现在,其实都是非常灵活的,刚才说的各种频率也并非一成不变,比如说AMD显卡现在普遍支持Radeon WattMan动态调节技术,所谓的加速频率,也并不是极限值,而是游戏中的典型平均频率,瞬间频率完全会更高。
基准频率则代表一个底线,只有那些负载更高、要求最苛刻的应用,才会让显卡始终运行在这个频率档次上。
在驱动中,玩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节能、平衡、加速等不同配置,让显卡运行在最合适的频率上,当然也可以自定义自己需要的频率。
不同的配置档次对应不同的功耗,而且每块卡都有两个不同的BIOS方案,可以直接波动显卡上的开关来切换。
【RX Vega 64水冷版图赏:信仰与X格同在】
本次评测,我们拿到了最顶级的Radeon RX Vega 64水冷银色版,以及Radeon RX Vega 56风冷黑色版,这里来看看最华丽的水冷版。
显卡和水冷散热排静静地躺在包装盒内
显卡真身,不得不说真是帅啊……
显卡顶部,可以看到Radeon LOGO和尾部的双8针供电接口、R字母灯
红色的Radeon LOGO是会亮的哟
R字母灯绝对是一抹亮色
显卡尾部
整块卡还是比较厚重的
输出接口是三个DisplayPort、一个HDMI
背部是同样银色调拉丝工艺的金属背板,做了不少镂空,还有Vega LOGO
和水冷排合影
水冷排近照,表面也有个Radeon LOGO
PCB全貌:因为GPU核心整合封装了HBM显存,再加上供电没有过于追求奢华,整块板子略显空荡,但原厂做工一如既往地那么优秀
上边是Vega 10 GPU,下边是两颗4GB BHM2:居然不对称,逼死强迫症啊!
尾部空空荡荡
输出接口对应电路用料和做工非常细致
背部全貌
是不是有点密恐了?
水冷散热器内景
【测试平台配置:大战GTX 1080/1070】
本次测试,除了我们拿到的Radeon RX Vega 64水冷版和Radeon RX Vega 56,对比对象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样,不是GeForce GTX 1080 Ti,而是GeForce GTX 1080/1070,均为公版规格。
测试平台是一套AMD Ryzen 7 1800X,其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在高端游戏方面的实力。
【基准性能测试:挖矿疯了!】
性能测试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基准测试,不过除了跑大家最熟悉的3DMark,顺便也看看Vega的挖矿表现如何,毕竟现在说显卡几乎都绕不开这个话题。
3DMark测试中,RX Vega 64/56 Fire Strike Extreme的优势特别明显,均领先对手多达14%。
Time Spy差距较小一些,RX Vega 64领先GTX 1080 7%左右,RX Vega 56则表现抢眼,领先GTX 1070接近10%。
以太坊挖矿方面,RX Vega虽然没有之前传得神乎其神,但也相当惊人,RX Vega 64跑出了接近34MH/s的超高成绩,已经是新的记录,RX Vega 56也超过了30MH/s。
NVIDIA方面对于挖矿不是太擅长,而且经常和产品规格不成正比,GTX 1080就明显不如GTX 1070,但即便后者也落后RX Vega 56 16%之多。
【游戏性能测试:针尖对麦芒】
游戏方面选择了几款代表性大作,测试分辨率包括2K 2560×1440、4K 3840×2160两种,画质均调到更高,抗锯齿因为影响性能太大这里只开启较低级别。
《古墓丽影:崛起》中,RX Vega 64 2K分辨率下略微领先GTX 1080,4K分辨率下则基本差不多。
RX Vega 56小幅领先GTX 1070,但没有拉开。
另外注意,即便是在4K分辨率下,RX Vega 64、GTX 1080的平均帧率也都超过了45FPS,基本可以保证流畅。
《杀手6》,RX Vega 64也是在2K分辨率下轻取GTX 1080,4K分辨率下小胜,而且此时两块卡都稳超60FPS。
RX Vega 56、GTX 1070则基本不分彼此,4K下都在55FPS左右。
《杀出重围:人类革命》中,Vega全面取胜,不同型号、不同分辨率都高于对手,但该游戏要求较高,即便是2K分辨率下大家也都有点吃力。
《全境封锁》是RX Vega的另一个优势项目,全程领先对手5FPS以上,尤其是RX Vega 64 2K分辨率下非常突出。
《守望先锋》中RX Vega帧率普遍低于对手,但好在差距也不是很大,而且基本没有一个低于60FPS的,RX Vega 56也达标了。
《孤岛惊魂:原始杀戮》中,2K分辨率下RX Vega的优势还可以,但到了4K下基本差不多。
【功耗温度测试:离不开的水冷】
功耗部分统计除了显示器之外的整体功耗,包括Windows系统待机功耗和游戏满载更高功耗两部分。
RX Vega 64的功耗确实很突出,待机和满载都很明显,RX Vega 56也超过了GTX 1080。
RX Vega 64得益于更高效的水冷,温度控制很好,更高也就是60℃出头,风冷的RX Vega 56更高则在75℃上下。
GTX 1080/1070都达到了80℃左右。
【总结:这次和以往有点不太一样】
AMD、Intel今年在CPU处理器市场上的较量精彩纷呈,让我们看得如痴如醉。
恍惚间,上次欣赏如此精彩的大戏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而相比于CPU处理器这些年的平淡,GPU显卡一直都热闹得多,技术前进的脚步也始终飞快不停,无论是AMD还是NVIDIA,每一代都能奉上极为精彩的产品。
2006年花费54亿美元巨资收购ATI,可以说是AMD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也彻底改变了AMD公司的命运和历史走向。
正是凭借这笔收购,AMD掌握了顶级的GPU图形和计算技术,随后就展开了独特的融合之路,诞生了APU这样别无二家的产品和3A平台这样绝无仅有的整体。
现在,AMD还有了专门的Radeon图形事业部。
坦白地说,Vega让我们等了太久太久,毕竟AMD的上一代旗舰级GPU核心Fiji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Polaris小核心虽然在主流和低端领域表现出色,但毕竟缺一个带头大哥。
不过有趣的是,虽说迟到了太久,这一次Vega的产品布局明显丰满了起来,明显可以看出AMD的视野已经大大拓展,不再只是玩游戏。
从高性能计算到图形工作站,从游戏开发到深度学习,AMD都早早做了布局,Vega的身影随处可见,多款产品也都极具特色,跟上了时代的潮流。
而随着新游戏卡的到来,Vega的拼图也就此完整。
相信很多人期望Vega能够直接对标NVIDIA的顶级游戏卡GeForce GTX 1080 Ti,甚至去打专业开发卡Titan Xp,不过最终,Vega避开了对手的锋芒。
作为当家旗舰,Radeon RX Vega 64系列选择的对手是NVIDIA的次旗舰产品GeForce GTX 1080(这也是Pascal家族的首发产品),Radeon RX Vega 56则顺延竞争GeForce GTX 1070。
其实这有点类似AMD当初的甜点策略和田忌赛马套路。
还记得Radeon HD 3000系列吗?
当时AMD最顶级的Radeon HD 3870就没有去碰NVIDIA更高端的GeForce 8800 GTS/GTX,而是选择了低一个档次的GeForce 8800 GT,错位竞争,结果凭借高性价比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正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策略,为A卡走出上代产品阴影、逐渐复苏奠定了基础,随后几年AMD也一直坚持这种小核心战略。
从测试来看,RX Vega 64在使用水冷加成的情况下,如愿战胜了GTX 1080,3DMark基准跑分中可以领先最多约14%,实际游戏也基本都跑在了牵头,RX Vega 56对阵GTX 1070的的情况也类似。
风冷版RX Vega 64我们没有测试,不过根据规格推测,应当和GTX 1080大致在同一水平。
这一轮对决,后发制人的Vega显然没有做到完胜,不过根据A卡的一贯传统,首发性能都不是全部潜力,后续配合不断的驱动更新,相信还会有更多潜力被释放出来。
Vega的功耗也有些偏高,RX Vega 56就已经超过了GTX 1080,RX Vega 64更是突破天际,不过好在有水冷加持,温度控制的非常不错。
挖矿倒是很有意思,继承了AMD显卡一贯的彪悍,估计矿工们都已经眼红了。
接下来,AMD要冲击下一个全新架构“Navi”,届时会继续和CPU同步,采用新的7nm工艺,整体设计根据灵活性和伸缩性,而且有下一代全新显存。
Radeon RX Vega 64水冷版、风冷版-银色、风冷版-黑色今天午夜首发开卖,Radeon RX Vega 56则会在8月28日上市。
价格方面,RX Vega 64水冷版5699元、风冷版4899元,RX Vega 56 4199元。
这样的价格可能会出乎大家的预料,确实有点高,毕竟非公版GTX 1080已经只要4000-5000元,但性能差距并不大,功耗还更低。
不过和以往单卖显卡不同,Radeon RX Vega这次提供了特殊的Radeon Packs豪华礼包,京东商城限时 *** 发售,明天15日更是限时 *** 优惠700元,比如RX Vega 64/56单卡分别只要4199/3499元。
8月15日-9月30日期间,购买Radeon RX Vega 64显卡指定型号,即可获赠总价值2500元代金券,而且可以叠加使用,具体包括:
- 价值更高500元的杉果游戏代金券
- 三星C34F791WQ 34寸曲面量子点显示器1400元代金券
- AMD锐龙1800X/1700X专属300元代金券
- 华硕硕、微星、技嘉X370系列主板指定产品300元优惠券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