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第十一本书,写成11book,倒过来是book11,谐音即为“不可思议”。
【读音】bùkěsīyì
【释义】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出处】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城内永宁寺》:“佛事精妙;不可思议。
”
【例句】古埃及人用什么 *** 建筑起金字塔,至今仍让人不可思议。
【近义词】
1、不可名状[bùkěmíngzhuàng]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2、神乎其神[shénhūqíshén]神:神妙;乎:语助词,表感叹。
神秘奇妙到了极点。
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出处:《镜花缘》七十五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总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
【反义词】
1、洞若观火[dòngruòguānhuǒ]洞:透彻。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
2、一目了然[yīmùliǎorán]目:看;了然:清楚,明白。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却说这中堂正对着那个围场;四扇大门洞开;场上的事;一目了然。
”
2023年第十一本书:《秋园》| 故事不经讲述,是不存在的
读于2023年10月。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
在不算遥远的那一天,我自己在这世界上的痕迹也将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
我真的来过这个世界吗?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那一年,我六十来岁,人生似乎已不再需要目标与方向,只需顺应天命。
但我开始干一件从未干过的事情:写作。
”
杨本芬在阅读写作
故事不经讲述,它是不存在的。
在未读《秋园》之前,我就知道了杨本芬,知道了她这番关于写作意义的言语。
作为写
《秋园》是一位八旬老人的作品。
写的是她母亲(文中的“秋园”)的故事。
“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在抽油烟机的轰鸣声中,我随时坐下来,让手中的笔在稿纸上快速移动。
在写完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有件事没完成,再不做怕是来不及了。
”
书里写了一个普通女人的一生。
而在中国大地(以及全世界),又有多少这样普通却又不寻常的女人?
我想起了我那逝去已久的祖母和外祖母。
她们是极为寻常的农村妇女,无怨无悔、任劳任怨走完了她们那艰苦的一生。
到如今,她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在我眼前浮现,她们生命里那些被我知晓的一小部分故事,依然在我心中涌动。
但是很遗憾,在她们的人生晚年,我没有好好地请求和聆听她们多讲一些“当年的事”——其实人到老了,都愿意倾诉,都愿意有人倾听;遗憾那时候我还懵懵懂懂,从未思考过写作与她们这些平凡得如同尘埃的人之间的关系。
真正的写作就是走进平凡人的一生。
“我写了我的母亲梁秋芳女士——一位普通中国女性——一生的故事,写了我们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了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
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不写出来,就注定会被深埋。
”
我感谢杨本芬。
她给我们记下了人世间的一枚好故事,从此之后,它自由自在地呼吸,再也不惧黑暗和腐烂。
这个故事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年代的故事,更是一个地域(中华大地、中南地带)的故事。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时代的烙印、地域的烙印。
哪怕再普通的人生,再微小的窗口,一样可以看见时代的滚滚洪流,一样可以读到地域文化的深深印记。
讲好小故事,就是在讲好大故事。
用一生酿出一坛酒,封存好埋在地下。
开封之日,酒香四溢,久久不散;端起一杯酒,一眼万年。
那种种过去的酸甜苦辣,一桩桩浮现,成了更好的下酒菜。
《秋园》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一坛酒。
写这样的故事,并不需要哗众取宠的技巧和文采。
饱经沧桑的老人,以遒劲之笔,蘸墨挥毫一气呵成,笔墨所经之处,皆是静水流深的人生。
这样的文字,读上去有一股自然之气,却又满含深情;有一种大气之感,却又温婉细腻;有一种从容之气,却又悲欣交集。
想起李茵(作家残雪的母亲)的《永州旧事》。
也是一本这样的书。
老人一生饱经沧桑(曾是文盲),于耄耋之年提笔创作,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还被很多离退休老人纷纷效仿。
在《永州往事》中,
每个人都是一部书。
这些书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曲折。
但是,总有些书没被记下来,也不会被记下来,它们终将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浩瀚的宇宙和历史中。
而每每想及此,便觉颇为忧伤——人,终究是渺小的。
很多人的一生,来过,却又像从未来过。
要感谢文字(作品),让我们来人间一程,好歹留下了一点痕迹。
要感谢心中时不时涌动的那股写(创)作欲,那是文艺女神赐予的最美好的亲吻。
还要替那些写出来的故事感谢自己的勤奋。
因为未经写出来的故事就像从不存在过。
司南,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