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对于地球来说,南北极地区可以说是维持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地球生态的变化正在改变南北极的基本情况,或者说在改变原始面貌,它们正在发生一些让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这种演变可以说并非是一个好事情,而是一些连续不断的坏消息发生。
南北地区含有我们历史性生物变迁的物种,主要就是藏在永久冻土之中,而永久冻土的“冰封”是长久保持下来的,如今气温的上升,正在让这些区域解封,让我们看到了最为担心的部分问题,当然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都存在永久冻土,这个是科学研究说明了的。
永久冻土的释放意味着什么问题?
用一句话来说,这就是气候变化的的一个巨变,在这地球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如果冰川或者这里说的永久冻土都释放了,那么也就说明了我们南北极地区的气候可能已经大变了,只有当全面升温的时候,才能看到大面积的融化,从而说明了我们地球也已经发生了大改变,从而引导出了我们全球的一个气候问题,升温就是必然存在的。
而在永久冻土释放的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那就是存在“温室气体”的连锁效应,这个如何去理解?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区域,存在批量的温室气体,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甲烷的释放。
而对于甲烷来说,也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有科学家说它不会对地球气候产生多大影响,但是也有科学家说它会对气候会产生巨变的情况。
到底谁准确暂时没有一个结果。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甲烷是地球上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潜意识的来说必然是有影响的,所以这个不可能改变,早在2012年的时候,科学家就发现了冰封在永久冻土下的世界将会恢复生机,冻土里的微小生物可能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
所以偏向于对气候影响的结论还是要多一些。
万年生物频现冻土之中是什么原因?
当然对于永久冻土里面的物质,我们如今是无法进行肯定有多少,因为永久冻土是一个神秘的区域,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科学与通讯》杂志也报道出了,在永久冻土之中发现了46000年历史的生物,有角百灵。
而这个时间是通过DNA分析给出来的,可能不少的人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生物是如何存在北极的永久冻土之中?这个可能就死地球的一个演变出现的,也有这种情况发生,那就是本身该生物并不是在北极地区,最后在海洋环流的引导之下,出现了气流的飘动。
所以最终到达了北极,最后被封冻起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
除了这个发现之外,在永久冻土之中,还存在其他万年生物出现,例如8000年的“Dogor”的小狗,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以确定这是狼还是狗。
50000年历史的山狮幼崽“Spartak”和部分保存完整的猛犸象。
这就是近些年来,部分发现的一些数据,所以说真的是很多生物频繁地从北极冻土之中出现。
8000年、46000年、50000年等万年生物多次出现,未来可能还会出现更具有历史性的物种出现,这对历史性的生物变迁具有一个的研究价值。
永久冻土最担心的问题可能还有更多
除了上面说生物之外,其次还有什么植被等物质,然而最为重要的就是病毒,根据《中国科学报》在2014年的科学报告指出,科学家们复活了一种埋藏在西伯利亚冰层中达3万年之久的巨大病毒,并且要命的是,后者居然还具有传染性。
看到没,这就是来自寒冷的冰层之中。
同时在2003年的时候,南极永久冻土之中就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致命病毒,美国科学家就发出警告称,一旦这种病毒苏醒并且扩散,那就是地球没有生物可以避免不受到影响。
所以说,致命的病毒是更大的威胁,冻区病毒之门可能在打开。
而在2019年的时候,《自然》杂志也发现了北极永久冻土之中的一种传播病毒,名叫海豹瘟热病毒(PDV),所以说如今在气候的影响之下,确实有不少的病毒可能在释放之中,这也说明地球是时候要进行降温了,这是来自一个对地球生命的警钟。
但是从如今的气温来看,我们似乎并没有而是在不断的上升之中,我们才经历了“暖冬”,同时欧洲也出现了温暖暖的冬天,这都说明了我们世界各地都在处于偏暖的情况,冬季可能逐步在“消失”,气温是在不断的上升了,所以说按照一个不理想的状态来说,以后我们可能只会看到夏季的气温最明显,到时候的气温真的就不敢想象了,所以赶紧保护起来,人类想改变气候的时间真的可能不多了,也许2030年可能就是一个“临界点”,人类无法进行越过,只可能让它推迟才能改变极端性气候的可能性。
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
新华社武汉5月6日电题: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
新华社记者 *** 翔、侯文坤
1.74米的身高、110斤的体重,戴着一副大框眼镜……初见25岁的褚馨德,很难将眼前身形单薄的年轻人与条件艰苦的极地科考联系起来。
只有那因晒伤而至今发红的鼻尖在提醒,他刚在南极经历了约3个月的雨雪风霜。
褚馨德是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博士生。
去年,作为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一员,他之一次踏上南极大陆,负责执行格罗夫山无人机航测及陨石分布航空调查任务。
打钻、切冰芯、采样、找陨石、飞无人机……在南极,褚馨德面对的是更低零下30℃的低温和更高10级大风的恶劣环境,作业难度陡增。
因要通过屏幕来观察和操作无人机,戴口罩时眼镜容易起雾,戴手套操作又不够灵敏,他有时不得不把手和口、鼻等部位暴露在低温、强风、强紫外线环境下,几乎失去知觉。
褚馨德在格罗夫山执行无人机航测任务。
(受访者供图)
褚馨德是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的“新成员”。
该团队成立于1984年,是以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为主体组建的多学科科学考察团队。
自1984年鄂栋臣教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团队先后有近200人次参与了39次南极科考和17次北极科考,是我国参加极地考察最早、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团队。
40年来,团队参与了每一个中国南极考察站的创建工作,绘制我国之一张南极地形图,命名之一个中国南极地名,出版我国之一部南北极地图集,建立中国境外之一个北斗监测站……
荣耀背后,并非坦途。
南极壮美,却凶险。
鄂栋臣教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时曾签下“生死状”;杨元德教授曾半个身子掉进冰缝,幸亏救援及时;周春霞教授乘坐的橡皮艇遇大风浪,差点翻覆……距上一次极地科考已过去10余年,但周春霞回想起一次次完成观测任务的惊险仍记忆犹新。
“严酷环境下,科研作业险象环生,不少队员是从南极野外捡回了一条命,也有人落下冻伤等毛病。
”她说。
这是2023年10月20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武汉大学队员在出征仪式上,左一为褚馨德,右一为耿通。
(受访者供图)
极地科考充满挑战,也孕育机遇。
533天,麻源源的三年博士生生涯一半在南极,发表了两篇SCI论文;克服极寒、缺氧,张胜凯副教授和队友28天挺进1200多公里,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更高点冰穹A并测定其精确位置和高程;历经16次极地考察,艾松涛教授和团队研发出我国之一个极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统……
极地研究周期长、难度大,与一些热门学科相比,冷门且小众。
这个团队却有一代又一代师生接力奔赴险地。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张小红之一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时23岁,如今已年近五旬。
在他看来,年轻人接棒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的背后是传承。
“去过极地的老师和前辈总和我们分享那里的故事,也让我莫名有了憧憬。
”耳濡目染下,一批批武大师生投身极地科考事业,27岁的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耿通便是其中之一,并在去年底踏上南极。
耿通在执行科研任务。
(受访者供图)
根据科研任务,耿通和队友在南极昆仑站附近区域布设了100个地震仪。
长时间在极寒环境下作业,他的右手被冻伤。
医生要求他立刻停止作业,否则严重的话要截肢。
“当时非常犹豫,怕耽误任务。
医生多次劝阻下,我休息了几天就赶紧又投入工作。
”耿通说,虽然很苦很累很难,可当自己在昆仑站前亲手升起国旗,感觉一切都值得。
在冰封之地接续砥砺奋斗40载,团队从建立东西南极测绘基准开始,测绘出覆盖近30万平方千米的地图,命名了359个中国南极地名。
同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极地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为我国极地科考提供保障。
这40年,团队也见证了我国极地科考基础设施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以前执行任务基本靠走,打 *** 、上网都很难。
如今,通讯便捷了,用于科考的船、飞机、基地等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国产化、智能化装备投入使用。
“胸怀‘国之大者’,我们将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青年的真本领,为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向极地考察强国迈进而接续奋斗。
”张小红说。
来源: 新华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