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单机游戏《毁灭战士:永恒》的首个战役DLC“古神之战”之一章今日已经正式发布,价格为79元,即使没有游戏基础也能够畅玩。
在Steam平台上,DLC获得了特别好评(基于291篇评测,好评率88%)。
以下是IGN发布的15分钟实机演示,让我们一睹为快。
在IGN的实机视频中,玩家可以看到主角使用榴弹发射器和突击步枪等武器进行战斗,各种华丽的斩杀动作让游戏画面充满动作感和冲击力。
DLC讲述了主角的任务:在梅克女王的统治导致宇宙失衡后,你必须与地狱军团对抗,恢复乌尔达克的秩序。
在盟友的帮助下,你将面临自己更大的挑战,直面恶魔,恢复天堂的安宁,消除混沌的力量。
新DLC带来了一系列内容:挑战性的新任务,包括复仇之战和对抗恶魔的战斗;新地点包括亚特兰蒂卡设施和地狱废墟,带你探索史诗般的战斗场景;新敌人如飘忽的鬼魂和强大的血梅克天使,增加了战斗的多样性与难度。
对于硬件配置,玩家需要确保达到以下要求:(此处列出推荐配置)视频中,玩家可以欣赏到精美绝伦的画面效果,展现了DLC的视觉冲击力。
如果你对《毁灭战士:永恒》的最新动态感兴趣,记得关注游戏专区获取更多信息。
标签:[DLC][毁灭战士:永恒]
《毁灭战士 永恒》评测:地狱征战,永恒不息
文末有福利!
当《毁灭战士》在 2016 年以重启的姿态再次降临人间时,Bethesda 对其多人模式大加宣传的做法一度让人对其单人战役失去信心,仿佛它又将是一款平庸的强行重启之作。
但 id 交出的最终成果让人大开眼界,这是一款将元祖《毁灭战士》的精髓在现代重新演绎的新锐之作,具备节奏爽快的战斗和丰富的探索要素,加上强大的全新 id Tech 6 引擎支撑的精良画面与流畅性能,让它在 FPS 佳作频出的 2016 年也名利双收。
但这作《毁灭战士》在开发上的重重问题同样明显: *** 方向上的长期漂浮不定影响到了整个游戏在关卡与场景设计上的完成度,单人关卡依赖于由多人模式地图衍生而来的箱庭空间,场景则几乎只 有 UAC 火星设施和地狱两种地貌,缺乏美术上的多样观感。
(延伸阅读:我从地狱归来:《毁灭战士》重生记)
更丰富、更有趣的《毁灭战士》,这是明确了系列前进方向的 id 最希望通过《毁灭战士 永恒》达成的目标,而《永恒》正是这样一款将前作所有精华的部分加料精心烘培的野心续作。
重返地狱和远方
《永恒》的故事设定在前作结束之后的 2 年,返回地球的毁灭战士面临着新的恶魔威胁:源自火星的恶魔大军大规模入侵地球,已经摧毁了超过 60% 的人类人口。
拥有源自暗夜守卫科技的轨道要塞的毁灭战士,这次的目标将是彻底连根斩断恶魔入侵的源头,以一场斩首行动终结地狱为人类带来的恐惧。
前作《毁灭战士》长于世界建构而非实际叙事,这本来也就不是《毁灭战士》的重点,而不论是前作还是《永恒》,都在建立此前游戏未曾着眼的宇宙设定和讲述一个基本够用不喧宾夺主的故事上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它不会耽误你屠杀恶魔的兴致,但如果你愿意,毁灭圣典中有颇多可以深挖的剧情细节,充实着毁灭战士、恶魔军团和暗夜守卫的背景故事。
但这个故事并非粗制滥造,相反,它回答了很多自前作以来玩家很感兴趣的问题,也确认了此前玩家们根据游戏内文件和过往游戏推测的背景故事理论。
毁灭战士究竟是谁?暗夜守卫是一群什么样的战士?亚金能源的真相是什么?如果你对这些有疑问和自己的猜想,它们都将在《永恒》中得到回答。
如果你对以上都不感兴趣——就像一个普通的《毁灭战士》玩家那样,忽视《永恒》的故事几乎不会让你有任何损失,你只需要知道“有很多恶魔,杀掉它们”就够了。
而毁灭战士的征服,这一次不再局限于火星的黄沙和地狱的荒漠,他的足迹将遍布地球满目疮痍的城市、恶魔阴森血腥的巢穴、暗夜守卫的圣城与超脱五行之外的天使之地,更充足的开发时间与大幅度革新的 id Tech 7 引擎打造出了系列史上(可能也是 id 开发史上)最丰富的场景设计,前作般整个游戏几乎只有两三种色调的审美疲劳不再是个问题。
全新的 id Tech 7 终于抛弃了饱受争议的 Mega Texture 材质管理技术,这为《永恒》的视觉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利好,游戏的场景终于可以利用上更多样化和更精细的材质,也彻底消除了困扰 id 游戏近 10 年的材质读取延迟问题。
这一改变还使得《永恒》在光照和精度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不论是角色与场景地形的建模,还是武器、场景光源和物件之间的视觉交互,都让《永恒》相比前作在整体视觉效果上有了近乎一个世代的提升,称其为本世代画面更优秀的 60 帧基准游戏毫不为过。
而不论在主机平台还是 PC 上,《永恒》的运行效率都堪称惊人,包括基础版 Xbox One 和 PS4 在内,四个主机平台均实现了非常稳定的 60 帧,而如果你的 PC 能很好的运行前作《毁灭战士》,那么你在《永恒》中几乎可以在相同的画面质量下获得完全一样的帧数体验。
游戏的读取效率也同样惊人,PC 版在普通 SATA 接口 SSD 上进入关卡仅需5秒左右,读取存档点甚至做到了瞬发,而主机平台在原装硬盘上的读盘速度也比前作有了近一倍的提升。
下一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