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管理服务平台。
学有优教app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推出的一款全国中小学管理服务平台,旨在为学生、家长、教师提供教育身份管理与教育应用服务。
软件以精准的教育身份为基础,保护师生与家长身份隐私安全,致力于不断整合部级、地方级、学校级的可信、优质、免费的教育服务应用,构建家校沟通的渠道。
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
翻开玉溪的教育发展史册,伴随着玉溪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从“没学上”到“有学上”再到“上好学”,玉溪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学有优教”的教育改革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步履坚实的脚印:
玉溪市是全省最早完成“普九”的州(市)之一;
全市所有县(区)在2018年初已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
自2013年起,全市建设完成美丽学校160所,校安工程建设由全省排名靠后攀升至全省之一,成为“全省校舍建设的样板”;
“全面改薄”项目实现全市608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覆盖;
2014年在全省首家以州(市)为单位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680所数字化校园建设;
2014年,全市实现了“三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三个全覆盖”,全市中小学生基本全免费上学;
2015年,“互联网+教育”应用模式创新实践的玉溪教育云上线试运行,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公平……
近年来,我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着力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均衡化的教育需求,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数字化建设大幅提升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多种学前教育举办模式在全省推广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近年来,“入园难、入园贵”成为各地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一个民生热点问题。
我市以问题为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热难点问题出发,补齐学前教育发展短板,同步推进学前教育提质增量,按照“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的目标要求,采取充分利用闲置中小学校舍改建幼儿园、调整农村小学校舍功能、增设附属幼儿园等方式,加快扩大学前教育规模。
全市幼儿园从 2015年的264所增加到353所;75个乡(镇)建成公办园66个,在建9个;推进完成学前教育改造项目42个23282平方米;加快推进98个村委会幼儿园建设。
全市有一级幼儿园16所,各县(区)都已实现了“一县一示范”的目标,截至2018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4.99%,居全省前列。
“洛河模式”“新平模式”“杨广模式”等多种学前教育举办模式得到省教育厅认可并在全省推广。
同时,我市完善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奖补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2018年下达学前教育等市级专项资金324万元,惠及幼儿园30所。
美丽校园建设让校舍更优美安全、功能更完善
告别“拥挤的教室”
2018年10月8日,红塔区李棋街道原玉河小学的师生们正式搬入新校区上课,告别了“老、旧、窄”的老校区。
“每天走进美丽的教学楼,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课间到花园一样的室外活动场所玩乐,简直太开心了。
”说起搬入新校区的感受,同学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玉溪市是全省最早完成“普九”的州(市)之一,当时对校舍安全的要求标准较低,全市中小学校舍危房存量较大、安全隐患较高。
多年来,玉溪市委、市 *** 高度重视校舍安全问题。
从2013年起,坚持以统筹城乡教育为抓手,有力促进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收缩校点、集中办学、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建设、统一筹资、统一还款的“三统一”建设模式,投入35.1亿元,建成美丽学校160所;拆除全部D级危房,新建、重建校舍73.82万平方米,加固改造校舍87.65万平方米。
与2012年相比,全市小学、中学生均校舍面积分别由8.06平方米、12.34平方米增加到10.3平方米、13.3平方米。
广大师生告别了危旧的校舍,搬进了宽敞美丽的新校园,全市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如今的玉溪,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是飘扬着五星红旗的美丽校园,校安工程建设成为全省校舍建设的样板。
新华网点评:“这是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型需求实施的更大民生工程。
”
自2014年国务院启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以来,我市根据“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加快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六大重点任务安排,实现了全市608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全覆盖,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设备、生活设施更加完善,校舍安全状况明显改善,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今年上半年,我市组织义务教育阶段595所学校进行了学校管理标准自评,消除小学超大班额49个、大班额72个以及初中大班额73个。
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调整。
加快实施峨山一中、新平一中等学校改扩建和新平衡水实验中学(新平三中)新建项目,确保年内新增高中学位1500个以上。
逐步化解“择校热”
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群众的呼声。
近年来,我市连续打出“互联网+教育”信息化建设、学区建设、捆绑体发展、集团化办学、名师多点执教、名师工作室等“组合拳”,缩小教育的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促进均衡发展。
我市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抓手,围绕“全覆盖、广应用、促均衡”目标,于2014年在全省首家以州(市)为单位区域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市680所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全部完成,新增校园网终端点数32653个,实现校园 *** 全覆盖,新增多媒体教室5721间、计算机教室626间,新建校园安全监控点14372个,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直接惠及全市40余万名师生。
玉溪教育云平台App、广电教育云频道专区以及IPTV+教育频道等“互联网+教育”应用体系的投入使用,让玉溪教育云的优质资源惠及偏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名师课堂同步到乡村学校,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促进教育均衡公平。
我市大力推进学区建设,在县域内全面实行统一调配师资、 *** 学、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学区管理模式,努力构建起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本着“疏堵结合,先行先试”的原则,推行优秀教师多点执教政策,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领作用,引导名师开展校内和校际间帮扶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
将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组建成4个学区,建立市属高中和县(区)高中“捆绑考核,协同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捆绑体(学区)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优质资源合理流动、薄弱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全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实行阳光招生和阳光分班,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就便入学,进一步化解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矛盾。
(玉溪日报记者 冯天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