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陶艺之乡”的乡村是?A.盆窑村B.马台村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位于延庆区旧县镇的盆窑村,被称为“陶艺之乡”。
村落具有500多年的制陶历史,现有古窑遗址80余处、陶艺产品20余种。
北京独山清泉陶艺文化有限公司坐落在延庆县母亲河——妫水河的源头盆窑村。
盆窑村历史悠久,源于明代建村。
据说明代有一山西郭姓夫妇以烧陶为生,因生活所迫离家而至,发现此地土质适应做陶烧制瓦盆,后演变为村落。
郭姓也延续至今,村民大多继承此业,故而得名。
探访成都彭州“西蜀陶艺之乡”——桂花镇
视频介绍
(新春见闻)探访成都彭州“西蜀陶艺之乡”——桂花镇
中新网成都2月18日电 (王爵)记者18日走进成都彭州市桂花镇,探访素有“西蜀陶艺之乡”的土陶传统 *** 工艺,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陶艺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
桂陶师傅正在工作中。
钟欣 摄
据悉,彭州桂花土陶的生产原料是酸性黄色黏土,陶泥的发酵、柔性韧性、凉坯的湿度、烧窖的火候等是关键的生产技术。
制陶工人使用铲、刷、锯、弓、锤、刀、槌、轮盘等相关器具,经过选料、踩泥、拉坯、锤坯、烧制等完成主要工艺流程。
烧制时温度在摄氏1000度左右,掌握烧窑技艺的陶工,需要有非常熟练的经验,有人把这一操作工艺誉为“火的艺术”。
产品已经装入磨具整备进入窖中。
钟欣 摄
彭州桂花镇长杨友兵告诉记者,随着陶艺市场不断发展,目前桂花镇的陶艺产品遍及生活、建筑和艺术等领域。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陶艺产业、传承“非遗”文化, *** 不但编制了陶艺教材,建有“非遗”文化馆、陶艺文化广场、土陶数据库,还建立了土陶陈列室、传习所、大中专院校土陶艺术实验基地等,桂花镇将以此桂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让桂陶与园林绿道融入桂陶元素,突出特色亮点,增加桂陶附加值,并通过举办陶艺文化艺术节、到国内外参展、开发新产品等营销推广和提档升级方式,进一步增强陶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兰章树告诉中新网记者,多年前,在修筑龙窑时,发现了一条被火灼烧过的粘土地带还挖出了一些陶罐,“经专家鉴定,这些都是400年前的古土陶罐,可见,古人也曾在此建过龙窑”。
自己家有两座龙窑,沿着一座小山坡并肩而建,龙窑之间屋顶相接,仅以中间的一条坡道划分左右。
每座窑均长20余米,宽10余米;沿坡道拾级而上,18孔仓洞分立左右;龙窑顺山坡之势耸立,犹如吞吐烟火的蛟龙,气势恢弘。
新研发的土陶产品。
王爵 摄
42岁的吝大姐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雕花、贴花能手。
吝大姐告诉记者自己的丈夫是制陶师傅,按照过去的传统,师傅制陶,师娘雕花,所以,“嫁鸡随鸡”,自己也就学了这门手艺,现在我们桂花镇大力发展桂陶产业,自己和老公都是属于技术工,全家人的收入都比较客观。
土陶产品。
王爵 摄
据《彭县志》记载,早在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桂花镇就建立了之一座地方官窑,直到400对年后的今天,桂花镇还有大小制陶厂96家,从业制陶产业人员达5000多人。
杨友兵说,良好的土质条件,悠久的制陶历史,传统的手工技艺,使桂花土陶自古以来声名远播。
桂花镇也因此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西蜀陶艺之乡”,土陶传统 *** 工艺亦于2008年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陶爱好者正在学习 *** 工艺。
钟欣 摄
据了解,今天的桂花龙窑陶瓷厂已成为四川省内外多所美术院校的实习基地,这里可以看到传承下来的最传统制陶技艺,有利于学生对陶艺造型基础的把握,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制陶的历史和文化。
除了每年有上千名学生在此实习外,不少艺术家也慕名到此进行艺术创作。
(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