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群首领是母象,因为年长的雌象有着更多的生存经验和生活技巧,经验越丰富存活率就越高,这些都是野生象存活的必备因素,若象群的首领被杀害或者死亡,就会由下一位年龄较大的母象担任首领。
大象不仅是一种聪明又长寿的动物,也是现存较大的陆地动物,可以分为亚洲象和非洲象两个象属。
亚洲象的寿命一般在50岁左右,非洲象在60-70岁,这两个象属中较大的是非洲象,体长可达6-7米,身高可达3-4米。
其实不管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它们都是母系社会。
象是群居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
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
有时几个象群聚集起来,结成上百只大群。
虽然大象的寿命比较长,但是繁殖率比较低,大象一般在14岁左右才可以生育,每次只繁殖一胎,之后每5-6年才繁殖一次。
出生的小象大概要10岁左右才算成年,象群中其他的大象也会帮忙照顾小象,象群中只留雌象,在小雄象长到差不多8岁的时候,为了避免近亲交配就会离开原来的族群。
云南北迁象群由谁担任首领?是有地位的母象,还是雄壮的公象?
视频介绍
奇怪的大象社群
象群一直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中,但是结构很复杂。
往往是一只有经验的成年母象、身边亲缘关系最近的母象和小象构成一个象群,成员之间都有血缘关系,象群首领由体型占优势、有地位的雌象担任,负责照顾和保护象群。
象群成员中总会有一位母亲和女儿,如果母象的女儿也有后代,后代也会继续成为象群的成员。
象群虽然是典型的母系氏族,王者却是公象,它也是整个象群中唯一健壮的成年雄性,但是成年公象只有在准备要象宝宝时才会暂时加入一个象群,但很快就会离开。
而象群中的小公象到了“结婚年龄”,就会被驱逐离开象群,有的会成为孤独的独象,有的公象再暂时组成临时的雄性团体。
公象通常都在母象群周围不远,但是各过各的。
大象靠声音来交流
大象的视觉不如听觉和嗅觉发达,它们能够依靠声音在8公里范围内互相交流,大约有10种典型的声音来表达害怕、惊慌或者面临危险等。
当它们被激怒或者受到 *** 时,会通过一种由喉音增强的响鼻声来传达。
这次云南野生亚洲象群中有的大象暂时离群还能再跟上,就是靠14~24Hz的次声波进行远距离交流,这些声音有着丰富的和声结构,能够让接收者破译出其中包含的信息,并准确地计算出自己与声波发出者之间的距离。
这样每头大象都能随时回避或者亲近自己的同类。
象群首领警惕性很高,两只特大的耳朵用于收集、分析周围的各种声响。
一旦首领感觉有敌情,就发出信号,象群便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把幼象围在中间,共同对付来犯的敌人。
大象耳朵的特殊功能
大象的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同时也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既可以给自己扇风,也能通过宽大扁平的耳朵来快速散发热量。
还有一种作用你可能想不到,大象的听觉在寻找伴侣时特别重要,因为母象只在几天的时间内有怀孕的可能,因此想入群的成年公象必须快速从远方对象群精准定位才行。
此时公象处于狂暴状态,会变得具有无比的攻击性,还会和其它有竞争关系的成年公象开展激烈的争夺。
大象的成长经历
象妈妈怀胎约22个月后生下小象,这也是为什么云南西双版纳出来的野生亚洲象为什么在北迁过程中还剩下一头小象的缘故。
小象也很牛,出生后没几分钟就能站立行走。
通常小象要吃奶到2岁,象群中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会在母象抚育小象的过程中予以帮助。
母象大约在10岁成熟,往后每隔4~5年能够受孕一次,这样能充分保证对后代的抚养,这种能力一直到55岁。
象群的迁徙
大象是纯粹的植食性动物,但是由于生存空间被破坏,栖息地和食物源严重受限,以往通过长距离森林中徒步觅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再有部分象群过密,所以象群会为了生存有几次长途迁徙,并由富有经验的老象带领整个种群到达目的地。
大象也怕小动物
一般来说大象凭着庞大的身躯,什么都不该怕才对,如果一个被圈起来的象群当中,放进一只刺猬或者老鼠,大象就会惊慌失措,四处奔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